【重陽節習俗係點?】重陽、清明祭祀背景習俗由來大不同

一文看清兩大傳統節日|重陽、清明祭祀背景習俗由來大不同

重陽節習俗 【重陽、清明祭祀背景習俗由來大不同】

重陽節清明節雖然都係祭祖時節,但係重陽節習俗同清明節習俗亦有所不同,大家可能都留意到分別,清明節嘅祭祀氣氛一直比重陽節濃厚,主要原因有兩個,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,清明節由來亦源自歷史故事,相比重陽節的由來,既唔係節氣,起源至民間故事,當然關注度冇咁高,加上清明節嘅主題清晰,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,正係描寫悼念嘅悲痛及傷感,而重陽登高,起源係為避疫,重陽節定於農曆9月9日,又稱「重九」,亦有長長久久之意,與慎終追遠意思相契,所以重陽節習俗上如果係講祭祀祭祖的話,講成橫掂都登高掃墓,趁住「重九」咁有意義,悼念拜祭一下,絕不過分,所以重陽節習俗從來係登高,清明節先係踏青祭祖。

重陽、清明的起源

重陽節習俗 | 重陽、清明的起源有分別?

要了解清明節及重陽節習俗來源及分別,可以當聽故事咁了解一下兩者由來,清明節的相傳來自歷史故事,漢高祖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取得天下,光榮回鄉拜祭父母,結果因為戰亂,父母嘅墓地已經一片頹垣敗瓦,漢高祖為咗搵返父母嘅墓,撕碎紙屑揚天一揮,響飛舞紙屑嘅帶領下,最終搵返父母嘅墓,為咗唔好重蹈覆轍,漢高祖堅持以後每一年清明節都會親自或派人拜祭及清潔父母墓地,清明節拜祭祖先嘅習俗因而流傳。重陽節習俗係登高,登高即登上高處,源自民間故事,相傳東漢時期,出現瘟魔,村民非死即傷,跟住就係一個叫桓景嘅男人,登進深山尋找仙人指點,仙人話九月九日佢家中有劫,叫佢帶埋屋企人上山上避疫,最後幸免於難的故事,所以重陽節登高成為習俗,但掃墓拜祭並唔係登高嘅主因。




4個重陽節習俗

登高

登高|關於重陽節的4個主要習俗|了解中國傳統節日

重陽節習俗中數登高最為人熟悉,易經所云六陰九陽,加上而高處較接近太陽,高陽低陰,響「重九」呢個陽氣咁盛嘅日子,登往高處感受陽氣洗禮,同避疫故事互相和應,補充陽氣可以驅走體內污氣,強身健體,最直接方式當然係曬下太陽,適當日光浴可以有助提高免人體免疫力,對抗疾病。

祭祀拜祖

祭祀拜祖|關於重陽節的4個主要習俗|了解中國傳統節日

上文提及過,九九有長久之意,而且好多祖先山墳墓地都置於山上,「重九」亦可對先人表達追憶之情,慎終追遠,追念前賢,不過亦有講重陽節陽氣極重,拜祭掃墓似乎唔太合適,加上好多人會選擇清明節當日祭祖,當然,傳統一輩仍然堅持春秋二祭,即係指三月同九月,所以重陽節登高、祭祖會同步進行。

飲菊花酒

飲菊花酒|關於重陽節的4個主要習俗|了解中國傳統節日

重陽節習俗上飲菊花酒,除左因為重陽節是菊花盛之時外,九同酒嘅國語讀音一樣,而且當年桓景帶同家人避疫,菊花酒亦係隨身之物,所以後世響重陽節當日,都會飲菊花酒應節,菊花酒嘅功效多,如養肝、明目、抗衰老等一大堆,所以古稱長壽酒,唔飲酒嘅朋友,可以飲菊花茶,所謂以茶代酒,唔醉唔嘔。

放風箏

放風箏|關於重陽節的4個主要習俗|了解中國傳統節日

放風箏響小朋友心目中只是玩樂嘅形式,但其實放風箏係古時係一種祈福,成為重陽節習俗係因為重陽節正值秋冬交界之時,要風得風,既然放風箏係一種祈福儀式,風箏當然要順利起飛先老利,加上山上風比較大,亦提供一大片空間俾風箏起飛助跑,大大提高風箏天上飛舞嘅成功率。

重陽節習俗有美酒,又要體力勞動,又點少得美食,難得一眾親朋聚首一堂,秋風送爽,玩到餓嘅時間,點可以唔食返D好野補充體力呢?Kama Delivery新推出小食盒,有四或五格嘅甜點或咸點口味,一人一盒,衛生方便,或者Kama野餐盒,甜點咸點俱備,顏值極高,我地嘅送貨司機會將食物準時送到野餐交收點,慳水慳力,食好嘢又點止係重陽節習俗呢?歡迎隨時瀏覽我地網民或WhatsApp我地查詢。

點我查看戶外到會外賣

聯絡我們

WhatsApp 查詢/訂購熱線:5188 0757 / 6599 9941

Email:info@kamadelivery.com

追蹤我們

FacebookInstagramYoutube

延伸閱讀


部份圖片出處|Pexels

*未經許可,以上文章不得轉載或引用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