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傳統活動 – 逗利是、壓歲錢典故娓娓道來
農曆新年大家都好熟,恭喜發財、利是逗來更係新年必講金句,逗利是、壓歲錢都收過不少,但呢啲新年傳統習俗有咩典故?除左逗利是,仲有幾多新年傳統活動呢?踏入農曆新年,好多新年傳統禮節已不復見,加上受疫情影響,連拜年都做唔到,所以本文想透過文字,同大家睇一下呢個華人最大嘅節日,今時今日少咗幾多傳統色彩!
新年傳統活動
1. 逗利是

利是嘅雛形最早見於唐朝,當時並唔係用利是封,亦唔係裝錢,係用紅色嘅小布袋,裝住祝福嘅字句,直到印刷術開始流行,先改用利是封,逗利是其實係新年討個祝福,直到壓歲錢嘅出現,利是內容由無形變成實體,由祝福變成金錢,而利是錢嘅多寡亦成為比較親疏嘅準則,但其實已經將利是文化從傳統變質,祝福邊有話多與少。
2. 壓歲錢

有好多人將壓歲錢同利是混為一談,其實係兩回事,逗利是係討祝福,而關於壓歲錢係另外有故事嘅,相傳古時有隻怪獸叫崇,年三十晚會走出嚟摸一啲訓左覺嘅小朋友,呢個行為係有啲變態,被摸嘅小朋友會頭暈身興,最後變成傻仔,有兩公婆老來得子,年三十晚孩子攞住佢地俾嘅8個銅錢玩,當佢訓左覺兩公婆將8個銅錢放入利是封,放響小朋友床頭,當晚崇不請自來,但見到孩子床頭閃閃生光,嚇到掉頭逃走,自此民間認為8個銅錢代表八仙,而歲跟崇係諧音,亦想避免直呼怪物之名,所以稱為壓歲錢,即用以壓制崇嘅錢,亦意味小朋友踏入一個新歲。
3. 燒炮仗

除左崇之外,仲有一隻新年出現嘅怪獸,相傳係以人為食,而燒炮仗同壓歲錢嘅作用大同小異,都係為咗驅趕農曆新年會出現嘅怪獸鬼怪,但由於燒炮仗帶有一定危險性,香港已列為犯法行為,但只有圍村人會秉承傳統,新春燒炮仗響市區已經好難見到。
4. 舞獅

相傳古代有間大寺廟,入面有隻獅子係由大頭佛照顧,有次獅子趁大頭佛瞓左偷走出逃,大頭佛深怕被嚴責,帶上可以壓制獅子嘅大葵扇,引領獅子回歸,所以舞獅同大頭佛關係密切,而舞獅嘅作用亦係驅趕衰氣,所以一般由大頭佛領獅進行。
5. 食糕點

傳統上新年必食蘿蔔糕、年糕、馬蹄糕、芋頭糕,因為都帶有糕字,而糕同高同音,屬於意頭菜,如步步高陞、快高長大、福星高照等寓意,而以上糕點亦成為拜年必備伴手禮,糕點入面嘅配料亦愈見矜貴,令本身帶有寓意嘅糕點更顯高貴。
拜年除左逗利是外,最重要係一家人齊齊整整,圍爐取暖,咁又點少得食返餐賀一賀佢?Kama Delivery每年都會推出新年外賣嘅節日套餐,團年、開年、公司春茗等熱門飯局,大時大節一定要提早訂購安排,請密切留意我地Facebook 、IG,掌握我哋最新嘅產品資訊,亦歡迎瀏覽我哋網站或者WhatsApp我哋查詢訂購。
聯絡我們
WhatsApp 查詢/訂購熱線:5188 0757 / 6599 9941
Email:info@kamadelivery.com
追蹤我們
延伸閱讀
部份圖片出處|Pexels
*未經許可,以上文章不得轉載或引用*